抄书 --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2020/06/29 ReadingNotes 共 2191 字,约 7 分钟

真性情

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一个真实的自我。一颗饱满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人争取成功和体验幸福的能力。

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

简单

一切奢侈品都给精神活动带来不便。

许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认为必须做,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列入了日程。

不占有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为了习惯于失去,有时不妨主动地失去。

所有权带来的心理满足远远超过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满足。

女性价值

对于女人,有两种常见的偏见。男权主义者在“女人”身上只见“女”,不见“人”,把女人只看作性的载体,而不看作独立的人格。某些偏激的女权主义者在“女人”身上只见“人”,不见“女”,只强调女人作为人的存在,抹杀其性别存在和性别价值。后者实际上是男权主义的变种,是男权统治下女性自卑的极端形式。真实的女人当然既是“人”,又是“女”,是人的存在与性别存在的统一。正像一个健全的男子在女人身上寻求的既是同类,又是异性一样,在一个健全的女人看来,倘若男人只把她看作无性别的抽象的人,所受侮辱的程度决不亚于只把她看作泄欲和生育的工具。

理性绝非衡量智慧的唯一尺度,依我看也不是最高尺度。照叔本华们的意思,莫非要女人页具备发达的逻辑思维,可以来和男人讨论复杂的哲学问题,才算得上聪明?我可没有那么蠢!真遇见这样热衷于抽象推理的女人,我是要躲开的。

女性魅力

尤物就是那种既风骚又智慧的女子。

放荡和贞洁各有各的魅力,但更有魅力的使二者的混合。

性的诱惑足以使人倾倒一时,人的魅力方能使人长久倾心。

我要躲开两种人:浅薄的哲学家和深刻的女人。前者大谈幸福,后者大谈痛苦,都叫我受不了。

女性心理

女子乍有了心上人,心情极缠绵曲折:思念中夹着怨嗔,急切中夹着羞怯,甜蜜中夹着苦恼。一般男子很难体察其中奥秘,因为缺乏细心或者耐心。

侵犯女人的是男人,保护女人的也是男人。女人防备男人,又依赖男人,于是有了双重的自卑。

男人

今天有一个怪现象:男人们忽然纷纷作沉重状,作委屈状,作顾影自怜状,向女人和社会恳求更多的关爱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当今社会严酷的生存压力的挑战。然而,在事实上,这种压力是男女两性共同面临的,并非只施于男性头上。

男人不论雅俗智愚,聚在一起谈得投机时,话题往往落到女人身上。由谈不谈女人,大致可以判断出聚谈者的亲密程度。男人很少谈男人。女人谈女人却不少于谈男人,当然,她们更投机的话题是时装。有两种男人最爱谈女人:女性蔑视者和女性崇拜者。两者的共同点是欲望强烈。历来关于女人的最精彩的话都是从他们口中说出的。那种对女性持公允折中立场的人说不出什么精彩的话,女人也不爱听,她们很容易听出公允折中背后的欲望乏弱。

男人常常用一些小零食去讨好女人,而女人也不过是他生活中的一些小零食罢了。

两性比较

女人比男人更信梦。在女人的生活中,梦占据着不亚于现实的地位。男人不信梦,但也未必相信现实。当男人感叹人生如梦时,他是把现实和梦一起否定了。

在一次幸运的性交中,上亿个精子里只有一个被卵子接受,其余均遭淘汰,这是否意味着男人在数量上过于泛滥,应当由女人来对他们加以筛选而淘汰掉大多数? 。。。我真正要说的是:性生理现象的类比不能成为性别褒贬的论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在男女之间分优劣比高低的议论,虽然不像这样披着一层学问的外衣。两性之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异是一个明显的事实,否认这种差异当然是愚蠢的,但是,试图论证在这种差异中哪一性更优秀却是无聊的。正确的做法是把两性的差异本身当作价值,用它来增进共同的幸福。

也许在一定意义上,最优秀的男女都是雌雄同体的。

男人是突然老的,女人是逐渐老的。

我最厌恶的缺点,在男人身上是懦弱与吝啬,在女人身上是粗鲁和庸俗。

爱与孤独

绝对的自我遗忘与自我封闭都不是幸福,并且也是不可能的。

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

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也不可能!能做的就是理解!)

即使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其中最刻骨铭心的因素也不是受了养育之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绝望。

往事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罢了。

失去了童年,我们还有童心。失去了青春,我们还有爱。失去了岁月,我们还有历史和智慧。

记忆不断重复,成了信念,可是离真实事件愈来愈远,愈来愈间接了。

一件往事经过不断回忆,也就是经过不断加工,早已面目全非了。

文档信息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