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公开课笔记

2020/06/30 ReadingNotes 共 6949 字,约 20 分钟

1.1.1 何谓“青春文学”

1.1.2 “青春”为何成为20世界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议题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扭转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尊老而不重青年);扭转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偏见。

少年是对中国的一种比喻。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3)!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梁启超文章分类:传世之文(晦涩),觉世之文(普世,明白易懂,马上就要产生影响)

当时(维新运动)两种流行论调之一 —— 衰退论 的驳斥:

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当时(维新运动)两种流行论调之一 —— 循环论 的驳斥:封建朝代的更替并不是国家真正的成长。

《哦,香雪》 铁凝作品

2.1.1 追寻现代的自我

一段原文:

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得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

以下读书笔记来自这里

《哦,香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封闭落后的台儿沟由闭塞到开放,由铁路停靠一分钟带所带来的波澜。

小说以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为蓝本,以火车停靠一分钟为圆点,展开了一系列车内山里人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香雪是一个十七岁的乡村少女,有着山里人少有的雪白肌肤,是山里唯一一个读过初中的人。她强烈而敏感的好奇心驱使她不顾一切的去看火车,但是将要看到火车时她却退缩了。就像我们对新事物的渴望,但新事物毕竟是陌生的,我们对他又爱又怕。因为不理解,所以恐惧。同时香雪有着山里人特有的那种纯朴风貌。当她向列车上的旅客们交换物品时,总是很澄澈的说:“你看着给吧。”所以,大家都很愿意和这个没做过生意的女孩子打交道。香雪身上散发着一股莫名的倔劲,当她看到列车上那令人神往的铅笔盒时,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与追求让她上了列车,她单纯的认为,只要有了这个铅笔盒,她就和公社的城里女孩子们平等了就能接受教育了。

在香雪身边还有凤娇为代表的另一类女孩。他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先纯朴、自然地天性,变得像城里人一样的复杂。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就在这个一分钟里,她们开始跨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她们垫着脚尖,双臂伸得直直的,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窗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自己的发卡、香皂。有时,有人还会冒着回家挨骂的风险,换回花色繁多的沙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她们仿照城里的姑娘武装自己,她们开始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

“北京话”是作品中出现的唯一个正面的男性形象。他是山里的姑娘们话题的来源。他白净净的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北京话’是以一个现代文明的传播者身份出现在作品中的。他喜欢和姑娘们说话,和她们交换东西。当香雪因为换铅笔盒而回不了家时,他热情得给她安排住处。他出事恰当,有生意头脑,是一个典型的城市青年。

向往一种新的生活。这种朴素的愿望成为80年代农村劳动人民的生产动力,也成为80年代整体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的背景情绪。劳动人民用双手改变生活,知识分子用头脑改变思想,一切都洋溢在如香雪一般的理想主义之中。

《哦,香雪》的可悲正对照着时代的悲剧。这里有两重悲剧。一是小说本身所苦苦追寻的东西(现代化、工业化),在小说之外它的价值失落了,或者说,最后发现原来它不是善的;二是小说里的人物——香雪本身所蕴含的理想主义精神,也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灰飞烟灭了。这两重的悲凉,就是我认为的我们今天重读《哦,香雪》的意义所在。当一个人寻找一件东西时,最可怕的不是发现自己寻找的东西是错误的,而是发现自己已经失去当初那种寻找的勇气。

铅笔盒 —— 真正象征现代文明的意向(而不是金圈圈,手表,发卡…)

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叫人瞧不起……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追求铅笔盒的具体原因:公社女同学的显摆与追问

40个鸡蛋 + 30里夜路 + 父母的责骂 = 1个自动塑料铅笔盒

2.1.2 尊严与虚荣

2.1.3 内心的挣扎与抉择

消费社会中的生产已经不再和短缺相联系,有可能是和过剩相联系。换言之,消费有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流行的现象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的机制。

铅笔盒 —— 制度、历史、社会结构的原因。

2.1.4 要求被平等对待的现代意识的觉醒

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对个体生存会产生挤压。

香雪 —— 遭遇出生不平等的个体在索回追求平等的权利。要求平等对待的权利是现代自我意识的体现。

理解作品的两个角度:同时代感同身受;反思,抛开时代局限性

《妙妙》王安忆作品(略)

2.2.1 高势能的文化符号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哦,香雪》)

–>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是共存的

2.2.2 “在而不属于”的关系错位

2.2.3 “弱者的奋斗”

2.2.4 作者运用的“上帝视角”

2.2.5 “断念”式的观念转变

《人生》路遥作品

民办教师高加林的工作无缘无故地被人称“大能人”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取代了,年轻气盛的高加林感到愤怒、屈辱,却又上告无门。对生活的热烈期待和对生活的丧失信心两种情感在煎熬着他,他专拣最苦最累的活干,拼命折磨自己,同时也向人们显示着他的力量。乡亲们看在眼里,反响不一。此时,村里“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巧珍更是坐卧不宁。她早就默默地爱着加林,只是因为人家是教师,自己是大字不识的农民,总也不敢表白。如今,加林的不幸使她获得幸福的希望。一天,加林妈蒸了一锅白馍让加林拿到县城集市上去卖,也好换回一点火柴、食盐钱。加林越是害怕碰到熟人丢面子,偏偏就遇到了在县广播站当播音员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和她的男朋友张克南。眼看集市散了,加林却一个蒸馍也没卖掉,尾随加林来到县城的巧珍出面为他解了难。朴实、温暖的爱冲击着加林,当巧珍倾吐了她许久以来的内心秘密时,加林切身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并重新唤起了他对土地深厚的感情。要知道,他的幸福正是在他不幸的时候到来的!加林和巧珍要好的事在村里传开了,德顺爷爷为这两个年轻人而高兴。刘立本却一肚子不愿意,认为加林文不上武不下的,简直是糟蹋了他女儿。巧珍则用行动来反抗父亲。于是,这对年轻人以近乎挑战似的方式在山岗、河边、麦场、树林开始了恋爱生活,他们冲破了封建残余观念的束缚,现在更多的感受是一种庄严和骄傲。这时的加林自己也好像全然忘记了高家村以外的世界,安心做一个农民了。

生活总是不平静的。高家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林的二叔从部队转业回到当地,担任了地区劳动局局长。曾与高明楼一起谋算顶掉加林民办教师位置的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立即闻风而动,把加林调到县委通讯组当上了通讯干事。生活在一瞬间又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加林高兴得如狂似醉,但又有点惴惴不安。对他一往情深的巧珍却伤心了,她对自己的爱情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她一直把加林送到村头的岔路口上,拉着加林的手叮嘱他:“加林哥,你就和我一个人好……”平步青云的加林如鱼得水,大展才华。他的一篇篇通讯报道,通过有线广播里黄亚萍那圆润的声音传遍了千家万户。不用说,加林精神现在处于最活跃、最有生气的状态中,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加林在县城的突然出现,把亚萍原本平静的内心世界搅翻了。他们在中学时就是好友,只是毕业后两人分开了,虽然相距只有十来里地,但如同两个世界。这两年,亚萍渐渐忘掉了加林,接受了克南对她的爱情。直至这次加林调到县里来,亚萍才清楚,她内心深处一直是爱着加林的。要知道,在一个万人左右的山区县城里,像加林这样才华出众又长得潇洒的青年人着实不多见啊!于是,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无视克南的痛苦,向加林展开了一个又一个爱情攻势。亚萍闯入加林的生活后,他的内心泛起了新的波澜,产生了新的痛苦,他越是同亚萍接触,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就越是浮现在眼前。而且,每当这样的时候,他对巧珍的爱似乎更加强烈了。但加林的心里毕竟又是矛盾的,有时他也闪现出这样的念头:我要是能和亚萍结合,那我这辈子会非常愉快的。巧珍来县城看加林,给他送来亲手做的布鞋,向他讲述他家的老母猪一次下了十二个猪娃,尽管巧珍还是那么真挚地爱着加林,加林却感到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他给巧珍买了一条红头巾,了却了他俩刚确立恋爱关系时许下的心愿。送走巧珍,加林悲哀地感到,刚才他和巧珍的亲热已经远远不如他过去在庄稼地里那样令他陶醉了。

他预感到一场风暴就要来了!亚萍是上高中那年随父亲从南京调到县里来的,现在亚萍家又有了一次调回南京的机会,当亚萍向加林明确表示了爱情,并准备让他随她去大城市进一步展露才华时,加林终于把爱情和前途联系在一起,决定跟亚萍远走高飞了!亚萍将绝交信送到了克南手中,加林也把巧珍约到了大马河桥头,断然抛弃了她。泪如雨注的巧珍心情却是平静的,而表面刚强的加林内心却充满了对自己的仇恨与憎恶! 五天后,加林与亚萍开始了全新的现代派的恋爱生活。乡亲们骂加林没良心,德顺爷爷说加林“现在是颗豆芽菜,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加林的父母更是觉得没脸见人。邻近马店村的生产队长马栓托人来提亲,要娶巧珍。这一回刘立本却要巧珍自己做主。大病初愈的巧珍同意了马栓的请求,并且要在三五天内按照旧乡俗立即举行婚礼。

正当巧珍出嫁的时候,加林则到省城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新闻培训班去了。失恋后的克南自认倒霉,可他的母亲却不能容忍一个“乡巴佬”欺负到她儿子头上。她向地区纪委揭发控告了加林走后门到县城的事,地区纪委和县纪委迅速做出处理决定:撤销马占胜的职务,送高加林回原所在大队。当加林从省城学习归来的时候,迎接他的是爱情、事业、理想一个个相继宣告破灭。他不知道是生活开了他一个玩笑,还是他开了生活一个玩笑。他不得不再度踏上生他、养他的家乡的土地,重新开始思考人生……

3.1.1 交叉地带—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路遥设定的“交叉地带”指的是陕北镇、县、地区级的中小城市和环绕这些城镇的农村。即使单纯以农村为背景的作品,也是从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人际的、文化的、经济的角度)入手,极少数以城市为舞台的,也多写农村、农民的事情。“交叉地带”原本没有特殊的含义,仅是指农村的某些东西与城市的某些东西交叉。但是路遥赋予它以积极的意义,之所以关注这个“地带”是因为这个“地带”作为农村与城市的生活空间,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两者间没有平等的“交叉”,有的只是农村处于城市的绝对优势之下,因而被禁锢和封闭。 他的作品多以城乡差别为背景,描写那些农村青年在这条无法逾越的鸿沟面前,徘徊、跳跃、遭受挫折等等现象。例如《人生》中的高加林,他居住的村庄距离县城只有五公里,由于“鸿沟”的阻碍,他觉得自己似乎生活在别一个世界上(第三章)。路遥描写“交叉地带”的意义就是要揭示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社会结构中,农村和城市的矛盾冲突。关于“交叉地带”和自己的关系,路遥说:“我是一个血统的农民的儿子,一直是在农村长大的,又从那里出来,先到小城市,然后又到大城市参加了工作。农村可以说是基本熟悉的,城市我正在努力熟悉着。相比而言,我最熟悉的却是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因为我曾长时间地生活在这个天地里,现在也经常‘往返’于其间。我曾经说过,我较熟悉身上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以及在有些方面和这样的人有联系的城里人和乡里人。这是我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我本人就属于这样的人。”

3.1.2 人物形象自身的矛盾性

高加林是一个具有复杂的矛盾和矛盾方面组成性格的当代农村青年的典型形象。在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尊、自信、自强、富有理想的一面,又有自卑、自负、自私的一面;既有乐观、倔强、勇于追求的一面,又有悲观、懦弱、虚荣的一面;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黑格尔说:“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高加林的性格就是这种复杂的矛盾和矛盾的诸方面组成的统一体,是独特的“这一个”。高加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从来也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自己从来都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他对家乡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但他十几年拼命读书就是为了不像他父辈那样当一辈子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另一种说法是奴隶),即使他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同时也是为了将来通过考试或许转为国家正式教师,离开土地,进而争取做他理想的工作。当民办教师职务被高明楼下掉时,他愤愤不平,决心豁出命来和他“拼”个高低,当马长胜为了巴结他的叔叔开后门使他住进了县委大院时,他却坦然地依靠了权势,与高明楼的矛盾迎刃而解。他上街卖蒸馍躲躲闪闪,生怕碰见熟人,成了这个世界最无能的人。他在精神危机中遇上了巧珍,巧珍那纯洁、无私的爱情像无声的春雨悄然地滋润着他焦躁的心田,使他精神重新闪光,激起他对生活的热爱。当他享受初恋的幸福时,他又十分懊悔、惆怅。他时时刻刻地想念巧珍,但又处处躲避巧珍。他在与巧珍的相爱中,敢于冲击顽固的习惯势力和世俗观念,可是当他进城后却又成了黄亚萍爱情的“俘虏”。他在与黄亚萍热恋的时候,也还时常挂念巧珍。他向往大城市,有“联合国都想去”的理想,但又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的正确道路,他终于成了离开生养他的土地的孤独奋斗者。他冒雨连夜赶到马河公社抗洪救灾第一线报道救灾情况,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可是这种精神又笼罩了一层无形的虚荣和狂热。他与黄亚萍的相爱,带有发展自己的目的。他在黄亚萍面前既暴躁,又温顺,而且无条件地接受她的“考验”,听从她的指挥。可以想见,高加林由贫穷落后的农村,“飞”到了文明的县城,既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又得到了“时髦的女郎”,如果不是克南妈妈“公报私仇”,恐怕高加林将会“飞”到更大的城市,他的追求便会成功,他的理想便会实现。高加林是生活的强者,他的性格中的长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的短处。高加林既是“不正之风”的受害者,又是“不正之风”的承担者、得益者。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高加林在人生道路上几经沉浮,最后终于“败”下阵来,酿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3.1.3 城市化的意识形态的形成

一种意识形态:体力劳动低级,脑力劳动高级

3.1.4 审美的想象力的来源

高加林游泳的裸体描写(身体资本) —— “头发是乱蓬蓬的,但并不是不讲究,而是专门讲究这个样子。“

红头巾 —— 高势能的文化符号(高加林从俄罗斯油画上看到的)。

黄亚萍对高加林的移情 —— 保尔柯察金《钢铁》 + 于连索黑尔《红与黑》

3.1.5 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特征

分手地点 —— 桥,连接村与城。

老师金句:男性有多赞美巧珍,就多容易暴露内心的诡计。

黄亚萍和高加林之间是否代表着现代的,平等的婚姻观?

  • 共同语言
  • 情感线波动起伏(有点作),二人是“势均力敌”的

P17[1]–3.1.6“进取的自我”姿态 P18[1]–3.1.7面对危机时的自我拯救 P19[1]–3.1.8“逆袭”还是“反噬” P20[1]–3.1.9“不能走错”的人生 P21[1]–3.1.10一身之我,一群之我 P22[1]–4.1.1作家的创作前史 P23[1]–4.1.2人类的经验的不可恃 P24[1]–4.1.3红色的背包 P25[1]–4.1.4非社会化的事件 P26[1]–4.1.5顿悟的时刻 P27[1]–4.1.6“心”和“行”的统一 P28[1]–4.2.1认识人和时代相处的关系 P29[1]–4.2.2“撄宁”的人生境界 P30[1]–4.2.3燃烧自己的“宇宙” P31[1]–4.2.4为棋不为生 P32[1]–5.1.1现实的铁律 P33[1]–5.1.2两代人之间的对抗 P34[1]–5.1.3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 P35[1]–5.1.4时代脉搏的跳动

文档信息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